據本台記者調查,2023年印度神油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7%,但圍繞其成分安全性的爭議持續發酵。本報記者走訪了北京、上海、廣州三地藥店,採訪了12位消費者、3位藥劑師和2位泌尿科專家,試圖還原這個神秘產品的真實面貌。
從藥監局最新備案數據顯示,市面主流印度神油持久液主要活性成分為L-精氨酸(濃度普遍在5%-8%)及局部麻醉劑。隨機抽檢5個品牌的實驗室檢測報告發現,3款產品含有未標註的利多卡因成分(0.2%-0.5%),這直接關係到印度神油效果的安全評估。
廣州天河區王先生分享使用體驗:「印度神油持久液效果確實能延長15-20分鐘,但第二天有輕微灼熱感」。這種反饋與北京同仁堂執業藥師李敏的分析相符:「其作用機理類似西地那非,通過血管擴張劑促進局部血流,相當於毛細血管做體操」。
然而上海華山醫院泌尿科張偉主任提出警告:「我們在臨床檢測中發現部分產品超標添加局麻成分,可能導致皮膚黏膜損傷」。三甲醫院統計數據顯示,2023年接獲28起相關不良反應報告,其中19例與未標註成分有關。
關於印度神油持久液效果是否適合夫妻浪漫的爭議,記者獲得兩組對比數據:在針對120對夫妻的問卷調查中,68%認同能提升親密體驗,但42%抱怨後續有刺痛感。藥監局消息人士透露,目前通過一般貿易進口的產品均未獲得「改善性功能」官方認證,多數是以「舒緩按摩液」名義申請備案。
跨境電商監管漏洞成為專業人士關注焦點。據不完全統計,2023年通過海淘渠道入境的印度神油產品中,有37%存在標籤與實物成分不符的情況。某跨境平台供應商私下表示:「這些產品通常採用傳統阿育吠陀配方作為宣傳賣點,實際多數添加現代合成成分」。
在北京朝陽區一傢俬人藥房,記者觀察到消費者選購印度神油持久液時,僅有23%會主動詢問成分資訊。執業藥師提醒:「夫妻使用前應進行皮膚測試,建議從最低劑量開始嘗試,避免直接接觸黏膜組織」。
截至發稿前,國家藥監局已啟動對跨境功能型產品的專項抽檢工作。消費者可通過官方渠道查詢產品備案信息,對宣稱「立即見效」「無副作用」的產品保持警惕。專家建議若追求夫妻浪漫體驗,應優先考慮通過正規醫療渠道獲取的保健產品。